特教生的班級經營

對特殊教育的班級經營而言,班級人數與規模或許比普通班來得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殊教育的班級經營也同樣涵蓋許多人、事、物,甚至比普通班更多、更繁雜。在人方面,要考量學生的個別需求,教師、師生、學生、親師、相關專業人員之間的關係、師生和社區的人際互動等;在物方面,特殊學生常需要一些特殊的教具或輔具,班級環境及其設備上,更需要經過特別的設計與安排,來營造一個能滿足學生個別需求的學習環境。在事方面,也包括教學、學務、輔導等工作,還有與各處室之間的協調和聯繫、與社會資源的合作以及與專業團隊服務的配合等。

國內外學者大致將班級經營的主要內容分為行政經營、教學經營、行為管理、物理環境經營及心理環境經營。對特教學生而言,班級經營要從功能性的角度來考量他們的能力與環境生態的互動關係,如此特殊教育的班級經營才能找到其定位。因此,對特殊教育而言,社區經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心理環境的層面也較廣泛,涉及整個社會的人心。此文遂將班級經營分為行政經營、教學經營、行為管理、物理環境經營、心理環境經營和社區經營六個層面摘要分述於後。

至於特殊教育班級經營的基本理念則有尊重個別差異,注重特殊需求;朝向社區本位,順應融合思潮;強調資源整合,提供專業服務。

行政經營

有效的行政經營不僅能奠定教學經營的良好基礎,還能增進學生學習和轉銜,塑造該校特殊教育特色,整合學校和社區資源,營造無障礙的環境和人心,是班級經營中重要的一環。

行政經營可分人力資源的經營:包括相關法令規定的班級人數、教師、教師助理員和住宿生管理員、相關專業人員外,還有一些可用的人力資源。如找普通班學生當”愛心小老師”,家長或有服務意願的社會人士當”愛心媽媽或愛心爸爸”,社福團體的人力資源,以及社區一些人力資源,協助教師進行社區適應的教學或職業的試作或實作等。有關愛心小老師如何運作、可以參考愛心小老師模式初探這篇文章。

計畫和協調的經營也是行政經營的另一個重點,這部份要透過「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來達成程序的無障礙,讀者可以參考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這篇文章。此外,檔案資料的經營也很重要。整理的方式應該儘量電腦化或網路化,這部分看看我們的部落格怎麼作就知道。

教學經營

教學經營可說是班級經營的核心。無論行政經營、行為管理、物理環境、心理環境、社區經營等的努力,也都是為了提升教學經營的效能。行政經營有充足優質的人力資源、完善的計畫和行政協調、有效的資料管理,是增進學生學習的利器;行為管理透過常規的建立、問題行為的處理除讓教學經營能順暢外,本身也是教學經營的一部份;物理環境像硬體的規劃、教室佈置,都可以成為教學的一環;師生關係和社會人心的心理環境,也會左右學生學習的成效;社區經營也是為了讓學生能融入社區,為社區的生活、職場的生活奠下基礎;教學經營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的學習無障礙。

教學經營可分特教班和普通班融合教育兩部分,有關特教班的教學可以參考孩子!你的教育需求我們知道?!這篇文章。至於普通班融合教育的教學可以參考班上有特教需求學生怎麼辦?~~他改變,是因為我們改變這篇文章。

行為管理

特殊教育的班級行為管理可以分常規輔導、問題行為的處理和個案會議三方面。其中問題行為的處理尤為重要,特教學生因缺乏適當的管道來表達其內在的訊息,故出現問題行為的比例相當高,且在問題行為的類型上,會有別於一般的問題行為。這些問題行為發生的成因,有些可能是外在環境的影響,有些可能源於內在因素。因此,特教教師必須具備專業的能力才能正確判斷問題行為的成因,以便有效處理學生的行為問題。而在問題行為的處理方面,常用的策略包括行為改變技術、功能性溝通訓練、功能分析等。

特教學生常出現的問題行為很多,之中當然也包括一般學生的問題行為,特教學生較特有的問題如過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行為、自我刺激行為。若學生的過動問題出現跨情境或有其他伴隨問題時,則有可能是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或是類似注意力缺陷症之有關疾病或障礙,常需要借助醫學領域的專業,可轉介兒童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進行診斷或治療,再根據醫師建議予以實施行為介入方案。在注意力缺陷過動兒童的介入方面,大致上可以分為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治療,在生理方面,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模式;在心理方面,包括有行為管理與治療、認知-行為治療、以及親職教育等。

在攻擊行為的介入方面,心理動力理論的治療方法是透過昇華作用、轉移、幻想等作用淨化問題行為,來宣洩被累積的攻擊本能。認知-行為理論的方法如自我控制訓練、憤怒控制訓練、鬆弛訓練、溝通訓練、社會技能訓練。行為理論的方法如隔離、過度糾正、反應成本等。

學生自傷行為的處理要先了解自傷行為的起因為何,若是生理因素造成,應與醫生配合,看是否需以藥物控制;若為心理因素造成,可採心理治療或行為改變技術。在行為改變技術方面,介入的方法可歸納為三種:(1)厭惡刺激:指以懲罰的方式介入,應用負增強原理消弱問題行為,如隔離、抑制策略、限制活動、過度矯正及語言懲罰;(2) 非厭惡刺激:指以增強物替代不良行為,避免引起個體痛苦的反應,如DRI和DRO、溫和教學、感官消弱等;(3)逐步改變:以細小步驟一步步改變問題行為,介入時較易被接受。

自我刺激行為的處理策略除可採上述的行為療法外,可輔以感覺統合療法或音樂療法等教育治療方法。

物理環境的經營

教室教學化:特殊班相當重視生活化的教學,因此教室要成為教導學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場所。此外,上課用的桌椅要大張,方便學習操作和學習。可以透過教室佈置讓學生可以隨時學習,如師長、同學、愛心小老師、外食名稱等的照片和名字的配對,以及班級管理使用的一些視覺提示。此外像月曆、時鐘、溫度計等的學習,也可透過教室佈置來完成。

空間彈性化:空間布置要有多用途、可變異、可擴展性、個別化的教學空間。

感覺溫暖化:要營造教室溫暖、舒適的感覺,色彩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室佈置的色彩可選用明亮、溫暖的色調。

設施安全實用:如桌椅要符合學生生理及成長需求,在材質方面最好是耐髒、堅固、安全性高;玻璃方面若要避免學生分心,可用不透明的;若窗外綠化做得很好,亦可使用堅固、耐用的透明安全玻璃。這部份可以參考特教班省錢秘笈這篇文章。

設備無障礙化:要有無障礙設施方便輪椅或柺杖的移動,像扶手、斜坡等。這部份可以參考通用設計(全方位設計) 這篇文章。

心理環境的經營

影響班級經營的重要因素中,除了有形的物理環境之外,無形的心理環境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心理環境除了師生關係、同儕關係及親師關係外,特殊教育更強調無障礙人心的建立,這方面的做法讀者可以參考特教宣導和分享~以小貼紙,年曆為例這篇文章。

社區經營

在學生的生活環境方面,可以一步一步的從社區接觸,透過社區參觀或送聖誕卡片讓學生和附近的社區環境能有所接觸;到社區接受,透過社區資源的使用,如提款、吃麵、拜拜、看病等,讓學生和社區環境彼此能互相接受;再進一步到社區接納,使社區能考量這些學生的需求,接納其為服務對象,進而朝無障礙、通用設計的方向努力,如麵店的外食名稱也能有照片或圖示,郵局或銀行的提款單能降低書寫的需求(如放大版面、或以圈選的方式替代),未來希望能逐步發展全方位的無障礙社區。相信藉由學生「能力」和「生活環境」的提升,他們更可能順利獨立的適應這個社會。

結論

特殊教育的班級經營,核心人物還是特教教師。特殊教育成功與否的最大障礙往往還是特教教師,面對特教學生現有的障礙和環境的牽扯,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勇氣、毅力和謙卑,長期有系統地引領這些學生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特教教師需要對特教學生營造一個就業無障礙、行動和生活無障礙、學習無障礙、融合無障礙、程序無障礙的就學環境,一步一步朝無障礙的人心和無障礙的社區努力,這樣這些學生才有無障礙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