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寫聯絡簿的五提醒
回覆聯絡簿困擾一些家長,也讓有些老師滿腹委屈。當老師只是報告小孩在校狀況,家長卻回覆:「這種小事請不要一直寫聯絡簿!」當在聯絡簿告知孩子打架,得到的回應是:「老師,你不公平!」也有老師心灰意冷,從此不在聯絡簿上提隻字片語。掌握一些小原則,聯絡簿也可以是親師溝通的好幫手。
1. 寫全班事務,不針對個人
時常應邀至校園演講輔導管教、親師溝通等主題的律師黃旭田建議,在聯絡簿上寫「情書」給全班家長,溝通教育觀,例如注意孩子安全、如何幫助孩子做自己等。會有八成家長了解老師的教育哲學,覺得老師用心,「顧好這些基本盤,存下吵架本錢去面對難搞的家長。」
2. 讓聯絡簿成為讚美簿
平時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在聯絡簿中讚美,別讓聯絡簿成為「告狀簿」。若孩子有違規行為,透過電話或面訪會比較好。
3. 描述狀況時,著重在孩子從這件事學到什麼、老師做了哪些努力
學生與隔壁班同學打架,若要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這件事,可寫:「浩浩今天跟隔壁班同學打架,因為人家不借他玩具。他最近遇到事情會動手,不再是以前生氣時只會躲起來哭的小男孩,又長大邁向另一個階段了。我也提醒他,生氣時有很多處理方式,打架是最不好的。」用這樣的描述方式,來取代「浩浩又打架了!」
4. 別寫複雜、涉及價值觀的事
三言兩語難以道盡的事情,例如你認為媽媽太嚴格,孩子需要多一點空間等等,需要進行教育價值的討論,就直接打電話聊吧。
5. 避免不明確的溝通
學生功課沒寫、上課說話,就直接說明白,並正向引導。例如:與其寫「小偉打掃很草率。」不如告訴孩子「小偉,打掃時將工作完成再去玩,才是負責的表現。」
容易觸怒家長的五個回應
不過,也有老師總不明白為何某家長在聯絡簿上常常氣沖沖。以下整理五個容易激怒家長的回應,檢查你是否踩到地雷而不自覺。
1. 不回應:別擔心你的回應會激怒家長,不回應才是最大的激怒。如果怕文字帶來誤解,在聯絡簿上讓家長知道你已經在處理,會另外以電話告知結果。
2. 打問號:家長不是學生、聯絡簿也不是作業簿。如果有什麼資料忘了填,換個提醒方式吧!
3. 貴子弟貴家長:公文般的語句讓人生疏,不如直接寫「曾熙媽媽......」
4.
「他又。。。了」:父母會覺得他也努力了,而且改變孩子需要親師共同合作。指責孩子缺點前,記得告訴家長你做了哪些努力。不要忘記,就算是違規,孩子仍會在事件中有所學習成長,指出孩子成長的部分。
5.
直接建議孩子接受治療:如果你覺得孩子真的有此需求,表示家長在教養孩子的路上也經歷了重重挫折。先同理他的辛苦,問問他的想法,讓輔導室的資源一起幫助孩子。若有必要,請孩子看診的事由輔導老師開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