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和家長不該當「臉友」?

2012-10親子天下雜誌39期

作者:陳念怡


美國《今日》網站報導,新學期甫始,許多老師遇到的困擾是:該不該和家長結為臉書好友?今年度起,美國許多學區制定明確的社交網站規範,禁止老師和學生私下用臉書互動,以防堵不當的師生關係。最近,親師是否應該結為臉友,也成了許多媒體關注的議題。

良性的親師關係,是孩子成長學習的重要支柱。然而,專家主張,老師和父母應在教室外的世界保持距離,尤其是在網路上。教育諮商師吉兒.黎曼警告,當家長和老師在臉書國把對方互加為好友時,通常不會有好下場。由於社群網站存在隱私漏洞問題,有愈來愈多的學生和家長,從老師的臉書取得不宜公開的資訊。
阿肯色大學溝通學院教授麗莎.科瑞根也認為,老師要盡好專業的角色,而臉書這類的社交網站並不是合宜的場域。老師要表明態度,讓家長明白臉書並不是親師溝通的有效工具,「要和家長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但前提是,不和家長在臉書上交朋友,而是坐下來面對面討論。」

信任是親師合作的基石。身兼心理治療師與親職專家的安德拉.奈爾規勸家長,不該和老師結為臉友的原因是,一旦揭露原本沒有預期的真實面,例如老師張貼了某些照片或個人訊息,就有可能導致家長失去對老師的信任。

社群媒體模糊了私領域與公領域的界線,在校園裡,這樣的情況更加棘手。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全國教師工會提醒教師:有愈來愈多學生可以從老師的臉書,取得不宜公開的資訊;也有更多班主任和校董事會員利用社群網站上尋得的資訊,來審查求職教師。因此,英國全教會建議教職人員不要將學生加入自己的臉書,以避免讓公務變得更加棘手、複雜。若欲將家長或畢業學生加入名單,也要向校方報備。此外,教職員須更加留心自己在臉書上的留言,以及可能造成的後果。據報導,曾有名副校長參加私人派對的變裝照片,被也參加的同事分享給臉書上的朋友(包括學生),最後有學生將照片貼到學校的公布欄上。

有愈來愈多低年級學生也開始加入社群網站。根據英國通訊傳播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去年有超過三分之一介於8歲至12歲的孩童,加入如Facebook、Bebo或MySpace等需年滿十三歲以上才能加入的社群網站。全教會也提醒老師們留意一個新興網站Formspring.me,使用者可匿名留言或提問。由於人人可暢所欲言,該網站上不乏言語霸凌的情形,而像這樣可不具名的網站,年幼學童使用人數可能更多,學校與家長都需更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