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管教的孩子,絕不是天生下來就是這副德行的,也不是到學校後才突然變了樣的。
(少數有精神疾患者例外)
內容摘自:管教啊,管教 一書
這是姊姊國小二年級時發生的真實事件。它沒有被杜撰,也沒有被添油加醋。而且可能因為是四年前的事了,所以印象不是那麼鮮明。不過,它真的就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孩子身上……
今天早上,我陪已經國一的姊姊在等校車,雖然只有五分鐘的空檔,媽媽卻聊起了她舅舅小時候被欺負的事;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之餘,似乎也不甘示弱地,從她自己的記憶庫中翻箱倒櫃,找出了一件事,與媽媽的古老故事相抗衡。
「媽媽,有一天,還是讀台灣小學的時候,當時我們在上分組課,妳知道那種座位嗎?四個人一起……」這是學西方教育的作法,四個桌子兩兩相對,所以有一半的學生,是面對著同學而不是老師。老師,在這樣的課堂裡,只擔任輔導的角色,孩子的分組合作才是正題。
「然後,陳XX和對角線位置上的李XX突然吵起架來……,陳XX就拿起他的便當盒丟李XX……」老實說,故事說到這裡以前,媽媽都只用半個大腦在聽孩子說話。但一聽到丟便當,突然,媽媽自己好像被那個便當擊中了──
「丟便當?」這在媽媽的認知裡,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動作啊!
女兒知道媽媽不相信,所以逕自地往下說下去:「然後李XX就將自己的整個鉛筆盒,丟回去。」媽媽的眼睛放得好大,回看著姊姊的眼睛,「然後陳XX,就把丟過來的鉛筆盒裡的鉛筆啊、尺啊,當作武器再丟回去……」
「丟回去?老師在嗎?」雖然我嘴裡這樣問,不過,這時,在我腦海裡想像的畫面中,是沒有老師的。
「在──啊,老師就在他們的前面講課,然後老師的眼睛也睜得好大,看著一個鐵的便當盒哐噹哐噹地滾到她的腳邊……」
你能想像這個畫面嗎?老師在上課,小學二年級,這麼小的孩子,不還是很敬畏師長的年紀嗎?卻完全無視老師的存在,當場吵起架來。吵架也罷,竟然可以丟出會造成大聲響的便當盒,然後再繼續互丟東西……。這還是一個有口碑、要排隊好幾年才進得去的學校哪,裡面都不是家裡三不管的孩子耶!
「最後呢?」我實在很好奇這樣的故事要怎麼結尾。
「然後老師叫他們不要再丟了,他們還是不聽,有一隻鉛筆還差點丟到我,」姊姊記憶中的事彷彿就發生在昨天,「最後老師一把抓住其中一個,他們才停手。」
不服管教的孩子,絕不是天生下來就是這副德行的,也不是到學校後才突然變了樣的。
「孩子都很好教,最難溝通的是父母。」我相信這是現在很多小學老師的心聲。有多少父母,在老師好心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品行時,卻反過頭來送給老師一句話:「我的孩子在家裡都很乖啊!怎麼到了學校就變成這個樣子。」如果我的職業是老師,一定常常需要「欲哭無淚」的心情。
天啊,管教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守紀律、尊重他人的好品格,到底是誰的責任哪!
不是只要我喜歡,就什麼都可以
現在的父母被「愛的教育」沖昏了頭,竟然昏到忘了「管教孩子」這件事。我知道,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對「管教、權威」這類的字眼很反感,因為我們就是被管教和權威嚇大的。
但是,當管教是要讓孩子往正確的路上走,當權威是被正確地使用時,那管教和權威,就和讓孩子吃飽穿暖,同等重要。
管,就是管理;教,就是教導,兩個字加起來完全沒有負面的意思。管教孩子,是每一個盡責的父母都必須扛下的責任。但不知道為什麼,現代的父母卻將它從育兒生涯中剔除了,好像管教子女,都是壞爸媽才會做的事。
父母的權威,在孩子成年之前,也是根本少不了的必要條件。如果父母沒有了權威,完全跟孩子平起平坐,請問:
你可以讓孩子三餐吃麥當勞嗎?
你可以讓孩子自行決定要不要吃青菜嗎?
家裡的餅乾糖果,孩子可以隨意取用嗎?
跟朋友去看電影,可以愛幾點回家就幾點回家嗎?
以下,請自行類推一千項。
當父母對孩子說「不」時,就是父母要行使權威的時候了。這樣的權威,父母可以放棄嗎?當然不行。父母的權威,一定要行使,而且一定要被正確地使用──好好地跟孩子說明:不是每件事都能讓他如意的原因;每一件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背後,都有不可以做的正當理由存在。
堅定地跟孩子說「不」,然後接著三分鐘的解釋。如果你不能拿捏管教裡的收與放,權威裡的輕與重,「丟便當」的孩子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孩子,不是特例,現在的社會裡,隨處可見。養出這種品行的小孩,如果不是父母的責任,難不成是上帝的嗎?
這一代的父母崇尚自由,很好,自由的感覺當然美好,沒有人不愛。但是,新一代的父母,在沒有弄清楚自由的真諦前,卻讓「孩子應該遵守父母、師長正確的照顧和教導」的這個原則,被「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樣的觀念,給取代了。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聽起來很理直氣壯,但如果連父母都用它來替孩子找藉口,那真是教養史上最被扭曲的觀念。
人生的道路上,能這樣隨心所欲的情況,是被嚴格規範的。「不可以」的情況,不論你是三歲的小孩還是三十歲的大人,絕對比「可以」還要多上好多倍……爸爸結婚後還可以交女朋友嗎?你上班可以遲到嗎?媽媽生了小孩可以不餵奶嗎?
其實,可以耶──很多大人都是這樣活著。但是,他們的人生也都因此一團糟。小孩也會跟著無辜受罪。
當父母不管教小孩時,小孩的童年,也會被一團糟圍繞。不守紀律的孩子,通常也與不快樂的孩子,劃上等號。因為不被團體認同的孩子,怎麼快樂得起來呢?如果你愛他,你就必須好好管教他。
「寶貝,不要擔心,我會好好管教你。」這將是父母送給孩子的人生禮物中,最珍貴的一項。